阿里 | 1+1>2 投屏互动广告 — 优酷商业化设计创新实践

可在下方连接中关注原账号
原文链接:1+1>2 投屏互动广告 — 优酷商业化设计创新实践

1

优酷投屏互动广告产品,助力奔驰、vivo、乐事等多个品牌打赢品效增长的价值高地,沉淀一系列具备市场声量的营销案例,是一款跑在长视频平台广告行业前沿的创新产品。

3

品牌营销不可或缺的一块屏

OTT(OverTheTop)在通信行业是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2022年优酷OTT投屏等用户覆盖量增长2.8倍,大屏正在成为新流量端口。

4

大屏是广告主目标聚焦的新阵地
用户调研数据显示,80%用户反馈大屏的广告让人印象很深、了解品牌商品性能很直观、感知品牌所传递的价值理念很清晰。而优酷的大屏用户有很大占比是优酷手机APP的VIP会员,即广告主公认的高净值人群。因此,大屏的商业化价值还值得进一步挖掘。

5

6

兼顾体验是商业化设计最大的难点

有人说,商业化广告产品不就是在界面里找空开资源位吗?而落到细节,资源位选择在哪?以什么样的视觉与交互形态出现?制定什么投放规则?都需要深思熟虑小心打磨。作为设计师着手商业化产品设计,一不小心就成为了用户的背叛者。
商业与体验存在天然的矛盾
通过业务调研我们发现,广告产品形态的因素里,能提高产品售卖率和价格的关键点,往往就是会引起用户反感的关键点。商业与体验之间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矛盾不可调和。

7

比如,平台体验的关键场景正是品牌客户青睐的流量高地,而在这些位置大面积的曝光,是客户最简单粗暴的诉求。现有的关键链路已扩展不少此类产品。

8

设计努力在其中缓解矛盾并提升商业价值
寻找体验空闲的空间、升级广告容器形式突破创意、保障可关闭和负反馈能力……都是扩容时,我们努力让用户接受广告的补偿方式。但扩容的空间,也会快速达到上限。不做进一步策略的调整,广告密度的过载必然会引起客诉。
营收压力与市场竞争下,平台需要新产品。而进一步创新产品,不能仅仅是扩容。下面三点,是创新的策略方向:
资源整合而非资源叠加
广告资源位之间产生联动,为品牌打造连续的、综合的场景曝光机会,而对平台核心功能体验的抢占面积并没有更多增加。
○ 广告即内容
广告的观赏性、参与感、获得感做到极致。让用户认同广告是平台体验内容的一部分,乐在其中。不仅从视效层面,也从权益价值、互动玩法等方面,用创意对冲广告容器本身对体验链路的干扰,同时提升广告点击率。
高效直达品牌落地页
基于第2点的用户兴趣触发,完善广告点击后链路产品,缩短决策路径。保障对广告产生兴趣的用户能快速到达品牌详情页了解更多信息。
基于以上,在大屏场景我们找到了什么商业和体验平衡更好的新广告产品方案呢?

9

1+1>2 投屏互动广告

优酷用户对大屏设备端的需求并不低,除了开通大屏酷喵会员以外,还有很多用户会使用投屏功能。从内部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投屏场景是大屏用户的核心体验场景之一。

1.投屏场景将大小屏的资源位串联

我们打通大屏OTT端和小屏手机端两个设备的广告投放,贯穿为一款广告产品。通过双端资源位的联动与能力升级,达成了品效合一的品牌营销目的。
• 大屏具备强视觉冲击力的曝光优势,让客户以100%屏占比播放TVC广告片充分传达品牌概念。
• 小屏具备便捷的后链路跳转能力,利用界面空闲空间新开大卡资源位与大屏同步播放,跳转能力让用户一键触达落地页。

10

而在此场景中,用户的视线在两个设备之间切换。相较观影场景,用户注意力本身就是不连贯的、分散的,有一定等待延迟的心理预期。这个空闲机会里的广告,用户更易忍耐与接受。

11

2.通过广告内容创意进一步加强双端的互动性,达到1+1>2的效果
内容情节互动,让品牌印记更加深入人心
大屏表达品牌整体概念和价值观,小屏凸显商品细节或情节关键元素。让大屏的剧情与小屏产生关联获得内容观赏趣味,用户因此留下更深的品牌印记。
快消行业投屏互动广告设计

12

网服行业投屏互动广告设计

13

设备体验互动,让决策下单高效而充满趣味
小屏的多种交互能力既让用户获得游戏参与感,又软性引导用户进入了品牌落地页,用体验的趣味彩蛋消解了跳转广告的阻断感。
汽车行业投屏互动广告设计

14

3C行业投屏互动广告设计

15

3.互动后链路的完善与复用,精准匹配了不同行业诉求
移动端的交互方式多样,点击、双击、连击、长按、滑动、笔画跟随、摇一摇、吹一吹、语音识别、陀螺仪全景360°、震动反馈等等。一条完成的产品链路将多种互动方式囊括其中,品牌可任意选择与自身诉求匹配的能力。

16

不同行业品牌的诉求往往具有一定特性,比如汽车客户希望用户留资、大快消客户则希望能快速跳转去天猫淘宝旗舰店……我们提供多种后链路跳转能力,其与前端互动能力可自由组合搭配。

17

18

结语

人生就是专注和平衡。假如你专注而失去平衡,你会跌倒。假如你平衡而失去专注,你会凋零。检查你的重心放在哪里:平衡还是专注。
—— 小野洋子《想象你是一颗飞翔的种子》

专注是设计师的日常,而平衡却是商业设计师在面对现实世界无法逃避的课题。在营收难的大环境之下,我们更需要通过设计洞察找到体面赚钱的姿态,优酷商业化设计将持续发力。

19

© 版权声明
THE END
中国青年创新核电站
点赞6 分享